为了摆脱困境,1956年国家成立科学规划小组,集中600多位科学家,开始编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科技规划,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规划初步完成时,资料多达600万字
生产光刻机上市公司龙头
产品收到,销售人员服务非常OK,有耐心,咨询的问题都及时帮忙解决。包括相关产品的技术问题都帮忙解决了。服务品质特优。再次感谢。
可以的,外观漂亮且做工不错很结实,质量应该不错。用PowerDVD播放蓝光原碟很顺畅,画质也不错。刻录了一张25G和50G的蓝光碟,都刻录得很顺利。刻录的数据是之前自己收藏的蓝光原碟用笔记本蓝光BD-ROM光驱抓轨的iso镜像,刻录完后塞到客厅的蓝光影碟机里播放也很顺畅。作为Hi-Fi影音发烧友,也是先锋这品牌的老用户,设备里有三台还在服役且音质很发烧的先锋黑胶唱机、磁带卡座和LD影碟机,一直以来这三台老设备质量都很皮实且没出过故障。没用过先锋蓝光刻录机,这次买了台功能齐全又档次高点的,希望先锋的品质能一直如一,希望这蓝光刻录机的质量也能和那几台老设备一样不出故障长久用下去! 哦对,顺便吐槽一下。收到后发现包装没有封条,虽然里面的保护膜没被动过且包裹刻录机本体的塑料纸完好,但真的挺容易会被认为是非全新(看了保护膜和螺丝孔,是全新的没问题,放心买吧)。此外,也不送个SATA数据线也是有点抠门,开始还以为是在包装盒里,然后发现包装盒里也没有…简直。还好手上有多的SATA数据线。这个希望注意一下,一条SATA数据线没多少钱就别抠门了,给来买刻录机的配一条主要也是方便买家。
还没安装,连电测试了一下没问题。这两天装起来试试。工作需要刻盘,先锋算是光驱里边老牌子了,希望可以好用一点,用久一点。总之不错,很满意。
国产光刻机的艰难往事
虽然基础薄弱、一切从零开始,但是在无数先辈的日夜努力之下,中国光刻机还是赢得了一个比较好的起点
真正尴尬的是,虽然有了国产光刻机,但是科研成果不代表批量化生产的能力,产业化一直停滞不前
1977年7月,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科教工作者座谈会上,半导体灵魂人物王守武直言:“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参考文献:1.中国曾经的光刻机研发与徐端颐,章正远2.国产光刻机五十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辰3.中国芯酸往事:熬过多少苦难,才能实现追赶和超越?戴老板4.中国科学院109厂阶段(1958-1986年)之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5.【中国科学报】为祖国绘制科技蓝图——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之一,丁佳6.GK—3型半自动光刻机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刘仲华7.光刻机座谈会在江苏吴县召开,半导体设备8.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KG-3 型半自动光刻机在沪通过鉴定,徐鑫培9.光刻技术六十年,陈宝钦THE END
33家单位不同程度地引进各种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累计投资约13亿元
然而引进的设备大多是落后淘汰的二手货,最终只有少数几条产线建成使用
而且当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引进过程中,大量引进硬件,而忽视了技术和管理,同时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经费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2逆境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兴起了引进外国设备的热潮,半导体产业开始受到猛烈的外部冲击
尽管742厂的技术引进大获成功,但从整体来看,芯片产业出现了重复引进和过于分散的问题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造不如买”的思潮迅速蔓延全国
一直用的这个品牌的,质量非常好,还没上手用新买的,希望能够好用,一次买了两个,办公方便。